11月22日,由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主办的“中俄木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会议聚焦木材产业国际协作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同探讨产业链供需深度对接的创新路径。

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执行总裁 阿列克谢·雷日科夫、东亚区总裁 丹尼斯·彼尔米亚科夫、木材事业部总经理 谢尔盖·科斯特罗明、顾问 段震彪,俄罗斯联邦驻中国商务代表处首席专家 霍缅科·奥丽娅,俄罗斯PLPK集团国内代表 刘伦美、肖桂英,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 邢小波、绿色家居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李卓、协会西南办事处主任 韩成、协会专家 王瑞娟,全球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澳门)联合会理事长 罗信坚,印尼家具和手工艺品行业协会(HIMKI)南中国区负责人 谭兴华,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陶玉鸣,贵港市林业局局长 陈永逸,沭阳县工信局副局长 周洋,大连商品交易所高级经理 敬铭轶,中国华融金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刘庆武,广西自贸区广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陈丽丽,广西华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凤,机械猫创始人、广东顺德博木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唯,以及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代表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 邢小波副会长主持。

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会长刘能文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致辞。他指出,中俄两国在木材领域拥有高度的互补性,俄罗斯是中国木材进口的重要来源地,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加工体系。此次对接会要通过政策对话、信息共享,特别是借助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平台在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力量,探索稳定供应链、发现合理价格、降低交易成本的新路径,共同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执行总裁阿列克谢·雷日科夫在致辞中分享了对于国际商品交易合作的深刻见解,强调了交易所平台在促进中俄木材贸易规范化、高效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表达了对双边合作前景的坚定信心。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自然资源和林业代理部长布尔沙科夫·阿列克谢·根纳季耶维奇也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与中国合作是该地区的优先发展方向,在林业领域,特别是在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木材深加工及开发新产品方面,中俄双方存在巨大合作潜力,期待继续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全球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澳门)联合会理事长罗信坚在致辞中强调,木材产品作为唯一具备可持续、可再生、可循环的原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潜力巨大。中俄合作不仅限于资源贸易,更可以延伸到技术交流、标准对接、绿色金融、低碳转型等更广阔的领域。本次对接会将极大推动中俄木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嘉宾分享环节,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东亚区总裁丹尼斯·彼尔米亚科夫详细介绍了交易所的运营模式与国际合作实践。他深入解读了交易所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林木产品的透明交易和高效流通,为与会者开拓了利用国际交易平台深化合作的新思路。

大连商品交易所高级经理敬铭轶带来了题为“人造板期货合约”的专题介绍。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造板期货作为重要金融工具,在帮助产业链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方面的创新价值与应用前景。期货工具的引入,被视为提升产业风险管理水平、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企业家、专家围绕“对俄木材贸易核心痛点与发展机遇”以及“对板材区域品牌的建议及产业未来思考”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现场互动积极,交流氛围浓厚。

本次对接会有效搭建了中俄木业产业链高端对话与务实合作平台。通过政策解读、平台介绍、金融工具解析及深度研讨,不仅加深了双方对彼此市场与政策的理解,更明确了在资源、技术、市场、资本等领域深化协同的可行路径。
会议的顺利举办,为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续中俄木业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